投訴建議
企業登錄
省級“綠色工廠”這樣煉成!
前不久公布的2024年江蘇省綠色工廠名單,揚州市廣陵區李典鎮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成功入選,成為船舶制造行業綠色轉型的標桿。
作為一家深耕鋼制船舶制造領域多年的現代化總裝造船廠,新大洋造船已經將“綠色低碳”深深植入從研發到生產再到前瞻布局的全過程。其背后,是新大洋造船以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定力。
綠色產品打造核心競爭力
作為國內船舶制造領域的領軍企業,新大洋造船始終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。
企業交付的全球首艘950箱甲醇雙燃料支線集裝箱船,配備甲醇艙,采用雙燃料主機,打開了支線集裝箱船及甲醇燃料船的市場;獲美國船級社甲醇雙燃料方案認證的皇冠82散貨船,在原先傳統燃油的基礎上增設了甲醇燃料系統,進一步增強了減碳性能,在同樣排水量及載貨量情況下,油耗指標和艙容指標國內領先。
憑借這些“綠色”產品,積極搶抓當前海洋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,今年以來,新大洋造船已成功交付8艘高能效船舶;目前手握79艘訂單,生產計劃排至2028年,市場表現強勁。
以皇冠63散貨船為例。蘇美達船舶在新大洋造船成立之初,就同步啟動了皇冠63船型的迭代開發——通過優化艉部機艙結構、貨艙結構等一系列結構優化設計,減少鋼材用量;加裝水動力節能裝置等節能降耗設計……可以說,綠色低碳理念,深度融入了皇冠63散貨船生產制造的全生命周期。
如今,升級后單船平均日油耗降低10%以上,可節約燃油4.9噸/天,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。
“接下來,我們將繼續錨定市場需求,從技術革新、材料選用等方面發力,積極推出更多符合市場趨勢的綠色船舶產品,在低碳轉型的造船行業賽道中搶占先機。”新大洋造船總經理徐斌說。
綠色技術驅動全鏈條革新
在深度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過程中,新大洋造船憑借一套完備的“源頭減量—過程控制—末端治理”三位一體綠色制造體系,推動全鏈條革新,樹立起行業綠色發展的標桿。
“設計源頭,使用環保型涂料,減少油漆用量;通過優化錨鏈艙可拆型漏孔板布置、艙口蓋頂底板扶強材結構等減少鋼材用量;生產環節,完成空壓機、切割機等設備技術改造、投資建設智能岸電系統、實施LED照明改造等,能耗強度顯著下降。”徐斌介紹。
針對末端治理,企業則通過完成VOCs治理設備提升改造、推進焊接切割煙塵收集治理、實施雨污分流及管網環保提升技術改造等,實現對廢氣、粉塵治理以及廢水處理的有效治理,減少或避免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,真正將綠色基因植入制造毛細血管。
在此過程中,企業每年還投入大量資金,對老舊焊機、風機、電機等高耗能設備進行淘汰更新。據統計,近3年,企業累計投入1億元,更新設備近2800臺套,有效降低能源消耗。
“通過技術改造與工藝工法改進,大到生產線改造提升,小到角鋼扶強材的更換,助力實現節能降耗。”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技術部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前瞻布局錨定可持續發展
“面對全球航運業綠色革命浪潮,我們正加速推進‘智改數轉’戰略。”徐斌介紹,企業組建了技術中心領導小組,不斷深化與高校、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,力爭推動企業綠色制造從“跟跑”向“領跑”跨越。
為加快智能化改造、數字化轉型、網絡化連接步伐,去年,企業通過成立數字化領導小組及專項工作組,聚焦數字化管理、設計、制造三大方向,實現園區安防、安全管理、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物流調度的全流程線上化。
據徐斌介紹,新大洋造船將啟動三期技改項目,主要包括恢復啟用2號船臺、投資新建分段智能制造車間和配套場地等內容。“船臺方面,通過增加大型門吊,擴大總組場地等技術改造項目,將船臺打造成以化學品船和油輪為主的高附加值船生產線;新建的分段智能制造車間和配套場地,將購置先進設備,圍繞生產管理精細化、生產設備自動化、生產過程數字化,實現企業轉型升級。”
這場聯合國會議,首次在蘇州舉辦!
日前,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(UNEPFI)可持續金融亞太區域圓桌會議在蘇州工業園區隆重開幕。負責任銀行原則(PRB)的簽署銀行、可持續保險原則(PSI)的簽署保險公司等UNEPFI亞太地區會員機構...
2025-07-17
江蘇綠色低碳發展創新實踐——園區篇
今年6月25日是全國低碳日,主題是“碳路先鋒、綠動未來”。近年來,江蘇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理念,有效發揮城市、園區、企業等不同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,探索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,形成了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發...
2025-07-29
荷蘭-江蘇廢棄物處置利用技術交流與產業對接會在寧舉辦
4月24日,荷蘭-江蘇廢棄物處置利用技術交流與產業對接會在南京舉行。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王燕楓、荷蘭駐滬總領事郭媚媱MarjoCrompveots出席活動并致辭,廳相關直屬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。交流對...
2025-05-28